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的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 | |
赵景波1; 贺秀斌2![]() | |
2012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土壤学报
![]() |
ISSN | 0564-3929 |
Volume | 049Issue:002Pages:212 |
Abstract | 根据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X-射线矿物鉴定、粒度分析、电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研究了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及其易发生侵蚀的原因。结果表明,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矿物成分与含量差异很小,均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较其他矿物多;粒度成分也非常接近,以粉砂和黏粒为主。紫色土以碎屑粒状孔隙充填式胶结微结构为主,另有少量粒状接触胶结微结构和粒状块状胶结微结构,胶结物以黏土为主,仅含有3%左右的Fe2O3化学胶结物;紫色泥岩微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微型片结构和微型块状结构占主要地位。蒙脱石的较高含量指示紫色泥岩与紫色土为膨胀类岩土。紫色泥岩与紫色土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的频繁胀缩是它们易于发生物理风化和易受侵蚀的主要原因,微型块状结构、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也是其抗蚀性差的重要原因。紫色泥岩的微型块状与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主要是在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是原始沉积形成的大量球形、椭球形黏土形态受到成岩过程中挤压作用的结果。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31988 |
Collection | 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陕西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赵景波,贺秀斌,邵天杰. 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的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J]. 土壤学报,2012,049(002):212. |
APA | 赵景波,贺秀斌,&邵天杰.(2012).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的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土壤学报,049(002),212. |
MLA | 赵景波,et al."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的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土壤学报 049.002(2012):212.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