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艳琪1,2; 白芹菲1,3; 鲍玉海1; 禹妍彤1,2; 罗鹏4; 贺秀斌1
2024-08-22
发表期刊水土保持研究
ISSN1005-3409
卷号31期号:06页码:281-289
摘要[目的]探究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水库消落带的植被-土壤互馈关系研究与生态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滩水库消落带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植被样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不同海拔梯度和土层深度的土壤样品,利用环刀法和干筛法对比分析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等物理性质。[结果]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0—20 cm土层的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显著(p<0.05),其中人工恢复植被的土壤容重相较于自然恢复植被低16.97%,而土壤总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和含水率相较于自然恢复植被分别增加35.00%,58.45%和117.63%;人工恢复植被下土壤>5 mm机械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植被;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恢复模式与水位高程的交互作用相较于其他交互作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恢复模式是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的主控因素。[结论]人工植被恢复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建议在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合理开展人工植被恢复,改善土壤质量。
关键词水库消落带 土壤物理性质 冗余分析 植被恢复模式
DOI10.13869/j.cnki.rswc.2024.06.032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正在获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8278
专题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4.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艳琪,白芹菲,鲍玉海,等.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24,31(06):281-289.
APA 王艳琪,白芹菲,鲍玉海,禹妍彤,罗鹏,&贺秀斌.(2024).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31(06),281-289.
MLA 王艳琪,et al."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 31.06(2024):281-28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1790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艳琪]的文章
[白芹菲]的文章
[鲍玉海]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艳琪]的文章
[白芹菲]的文章
[鲍玉海]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艳琪]的文章
[白芹菲]的文章
[鲍玉海]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